民航“十三五”規劃:推進通用航空發展
民航局網站12月22日信息顯示,《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》明確了“十三五”時期民航發展的五大任務,包括確保航空持續安全、構建國家綜合機場體系、全面提升航空服務能力、提升空管保障服務水平、改革創新推動轉型發展。
?
基礎設施大幅增加
《規劃》提出了“十三五”時期的主要目標,包括安全水平保持領先,戰略作用持續增強,民航對國民經濟貢獻不斷提高,旅客周轉量比重達到28%;運輸總周轉量達到1420億噸公里,旅客運輸量7.2億人次,貨郵運輸量850萬噸,年均分別增長10.8%、10.4%和6.2%;運輸機場數量達到260個左右,基本建成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安全高效的機場網絡;空域不足的瓶頸制約得到改善,空管保障能力穩步提高;通用航空蓬勃發展,基礎設施大幅增加,標準體系基本建立,運營環境持續改善,服務領域不斷擴展。通用機場達到500個以上,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,飛行總量達到200萬小時;綠色發展深入推進,建成綠色民航標準體系等。
?
推進通用航空發展
12月22日,“2017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工作會議”在北京召開,會議提出了2017年民航工作的八大主要任務,聚焦行業資源配置效率和通用航空發展。
其中,要強化機場網絡功能。努力打造大型國際航空樞紐,扎實推進京津冀、長三角和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;加快烏魯木齊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實施,推進昆明門戶樞紐機場建設。
優化航線網絡布局。提升樞紐中轉功能,鼓勵加密區域樞紐機場與大型樞紐、門戶樞紐間航班,重點打造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機場間的空中快線;優化國際航空政策,構建樞紐導向型的航權開放格局;加快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,疏解首都機場非國際航空樞紐功能;推進“一帶一路”沿線航空運輸市場自由化,著力培育干支結合、支支相連、國內國際順暢銜接的航線網絡。
此外,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網絡型航空公司,支持主基地航空公司做大做強。
同時,創新通用航空發展政策。將降低經營性通航企業許可審定門檻,簡化非經營性通用航空登記管理。降低通用航空器引進門檻。拓展通用航空服務領域。制訂無人機和運動類航空器經營許可管理辦法。
編制通用機場管理規定,對通用機場實施分類分級管理。完善通用機場標準建設,推進水上機場建設標準編制。加快通航基礎設施建設,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建立通用機場。鼓勵支線機場增設通用航空設施、開展通航業務。規范通航業務使用機場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。
改進通用航空管理模式。推進分類分級管理,探索通用航空發展新路徑。
?